南京个人档案网上怎么查?方法如下

为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实现档案利用服务从固定场所“面对面”向足不出户“键对键”、移动互联“随即查”渐进,南京市档案馆在“我的南京”APP、“苏服办”APP、“南京的我”微信小…

为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实现档案利用服务从固定场所“面对面”向足不出户“键对键”、移动互联“随即查”渐进,南京市档案馆在“我的南京”APP、“苏服办”APP、“南京的我”微信小程序3个平台上线民生档案查询服务。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涉外婚姻、调动、职称、招工、出生医学证明、民国户籍、企业退休职工人事在内的七大类档案的线上查阅申请。

 第一步:微信搜索“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公众号,然后点击进入并关注(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然后在公众号下方的菜单栏中找到并点击“档案管理”-“我要查询”(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然后点击进入,找到“档案查询”(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然后输入个人信息,点击查询即可获取档案调动信息(如下图所示)。

  温馨提示:查询档案是否在南京市、各区人才中心/查询由其他人才中心,以及单位、学校转来的临时档案到达情况。

 一、“我的南京”APP“智慧档案”服务

1.选择一:进入“我的南京”APP,在首页搜索“智慧档案”。在查询结果中选择“智慧档案”,进入页面,点击“南京市档案馆”。

2.选择二:进入“我的南京”APP,点击页面下方的“办事”,选择“其他政务”中的“智慧档案”,进入页面,点击“南京市档案馆”。

3.点击“档案查询”,根据需求选择档案类别,按页面提示进行档案查阅申请。

    二、“苏服办”APP“智慧档案”服务

1.打开“苏服办”APP,在首页搜索“智慧档案”。在查询结果中选择“智慧档案”,按提示进行人脸识别。

2.通过人脸识别后,进入“智慧档案”页面,点击“档案查询”,根据需求选择档案类别,按页面提示进行档案查阅申请。

    三、“南京的我”微信小程序“智慧档案”服务

1.在微信中搜索“南京的我”,选择进入“南京的我”小程序。

2.点击“点击授权(立即登录)”,按提示选择登录方式,可选择“输入身份证号码及姓名”或进行“人脸识别”。

3.登录成功后,选择“可信帐户”,点击“档案”,按提示进行人脸识别。

4.通过人脸识别后,点击“申请档案”,根据需求选择档案类别,按页面提示进行档案查阅申请。

  建立健全保管制度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保管的关键。检查与核对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手段。检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人事档案材料本身进行检查,如查看有无霉烂,虫蛀 等,也包括对人事档案保管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查看库房门窗是否完好,有无其他存放错误等。 检查核对一般要定期进行。但在下列情况下,也要进行检查核对:突发事件之后,如被盗、遗失或水灾火灾之后:对有些档案发生疑问之后,如不能确定某份材料是否丢失。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毕业生档案具体由哪些材料构成?

  一般而言,毕业生档案内主要包括高中阶段材料、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大学成绩单、就业通知书(报到证下联)、党团材料、奖惩材料、毕业离校前体检表等。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档案管理合同书,合同书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浦口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文昌路19号

  电话:025-58880261

窗口办理

取号→提交办理材料→窗口审核材料→材料齐全的现场受理,并开具《调档函》→档案通过机要通信或专人转递至我单位→接收人员审核档案,符合要求的,接收入库并登记;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原档案保管单位。

注册个人信息→选择档案类业务→选择档案接收→按要求上传申请材料扫描件,并注明申请人的姓名、原档案所在地、现工作单位、政治面貌等信息,填写调档函取件信息,并提交审核→后台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通过录入系统信息、快递寄出调档函→申请人收到调档函后及时办理档案转递手续,档案须通过机要转递至我单位→接收人员审核档案,符合要求的,接收入库并登记;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原档案保管单位。

办理材料

1.个人委托存档:

符合第①、②类提供存档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劳动合同或在职证明;

符合第③、④类提供存档人员有效身份证件、离职证明材料;

符合第⑤类提供存档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出国证明材料、户口本复印件。

2.单位委托存档:

符合第①、②类提供单位介绍信(需注明经办人身份信息),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劳动合同或在职证明;

符合第③、④类提供单位介绍信(需注明经办人身份信息),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离职证明材料。

在首页找到“档案信息查询”板块,输入姓名,选择性别、出生年月,点击“查询”即可查询个人档案。

 微信搜索“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公众号,然后点击进入并关注;;在南京本地宝微信公众号对话框输入【档案】即可一键获取江苏人事档案各项办事指南;查看毕业生档案去向,进入档案答疑专区,还可以获取南京市、区人才服务中心地址及电话等信息。

拓展阅读: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

  档案丢失需进行补档,也就是说,持有者需回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原工作单位,补齐相关证明材料,因为档案未归档会影响到入党、升学等,影响自己评定职称、考研政审、劳动保险及日后的离退休手续办理,也会影响到自己出国留学。如果有考公务员的意向,档案必须保管好。

 南京个人档案查询方式如下:

  1、若您需要查找档案,可以用电脑浏览器打开“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https://rs.jshrss.jiangsu.gov.cn/index/)找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询”申报查询。

  2、手机关注“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办事大厅”,登录后点击“我要查询”栏目内查询。

  3、手机下载“江苏智慧人社app”,安装后注册登录,搜索“档案”,点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询”即可查询。

  4、手机下载“我的南京”app,安装后登录,搜索档案,点击“档案服务”进入后,点击“档案查询”即可查询档案。

  5、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

机构名称档案服务咨询电话地址
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12333;025-84501173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63号
玄武区人才服务中心025-83361925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275号
秦淮区人才服务中心025-84556964南京市秦淮区首蓿园大街112号4楼
建邺区人才服务中心025-86461187南京市建邺区白龙江东街8号科技创新综合体A区1号楼1楼
鼓楼区人才服务中心025-68730200南京市鼓楼区虎踞路49号
栖霞区人才服务中心025-85302371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学津路8号高科中心B座三楼
雨花台区人才服务中心025-52883427南京市雨花东路1号
江宁区人才服务中心025-52120962;025-52078861南京市江宁区胜太路58号
浦口区人才服务中心025-58880261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象山路4号市民中心B座二楼
六合区人才服务中心025-57100123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龙池路333号市民中心三楼
溧水区人才服务中心025-57236112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秦淮大道401号
高淳区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025-57338700南京市高淳区创新大道9号高淳市民中心一楼
江北新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丽景路)025-58466253南京市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A座一楼人社大厅
江北新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旭东南路)025-68715039南京市江北新区旭东南路69号
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025-85775011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智路10号

  

作者: 小龙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