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原始档案在哪查询?查询方法如下

职工原始档案在哪查询 职工原始档案的查询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妥善保管档案,并提供档案的查询服务。如果职工在查询个人档案时遇到困难,可以向…

职工原始档案在哪查询

职工原始档案的查询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妥善保管档案,并提供档案的查询服务。如果职工在查询个人档案时遇到困难,可以向档案管理部门咨询或投诉。

‌‌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查询‌:

登录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http://zwfw.mohrss.gov.cn/),在“就业创业”板块的“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专栏进行查询。

通过‌微信“电子社保卡”小程序扫码登录,选择“档案存储地查询”进行查找。
‌地方性查询方式‌:

如果档案由本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保管,可以凭身份证或社保卡到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查询保管部门。
在‌广东省内,可以通过“粤省事”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查询,选择“档案存储地查询”。

‌深圳市的职工可以通过“深圳人社”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路径为:办事→掌上办事→社保卡“一件事”→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市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查询。

一、职工原始档案哪里查?

对于一般的民营企业来说,是没有人事管辖权的,所以个人档案一般都存放在有资质的档案保管机构,如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

如果是事业单位员工的话,像学校一类的单位则存放在教育局;而档案存放在人事局的则是国家干部或者在编人员。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也与个人的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用,是记载我们职业生涯轨迹的重要依据。

二、如何查询职工个人原始档案?

有以下几个地方可以去查询:

1、以学校为源头去查询

回想下毕业的时候有没有签过与档案有关的字,尤其是和单位签三方协议的时候。

或者去学校找相应的老师查询,因为并非所有的学校都会把档案发走,看看档案是否还在学校,如果不在学校就查询下毕业时被学校放往到了哪里。

2、去原籍所在地人才中心查询

一般毕业后没有管自己的档案的话,学校有可能将档案打回了原籍,也就是户口所在地,如果是更换过户籍的以参加高考的地点为准去查询。

3、曾经的工作地

曾经工作过的城市都可以查询一下,从第一份工作找起。国企、事业单位有人事权,一般保管在单位,私企就保管在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

4、学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

跟第一条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在毕业后学校可能统一将学生档案寄存到了当地指定的人才市场。

三、退休档案缺少原始资料,如何查找?

有视同缴费年限和特殊工种退休的参保者,在办理退休时,经常会遇到因档案资料不全,无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和无法认定特殊工种的情况。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时,参保者都会感到特别的为难,不知道该如何查找,也不知道去哪里查找。

今天就教大家两个查找档案资料的最佳方法。

1、查找认定特殊工种工资表的方法。

参保者在办理退休时,如果是特殊工种的话,在认定特殊工种时,社保局往往要求提供8年的工资表,但对于工资表,在参保者个人档案里是基本查不到的,只能通过其它渠道进行查找。

查找工资表的最佳方法,就是通过查找财务档案进行查找。

因为工资表的保存,是要装订在财务凭证上的,而财务档案的存档时间比较长,最长的年限,可以保存30年。

所以在财务档案中查找工资表,找到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2、查找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招工调配令和招工登记表的方法。

关于招工调配令和招工登记表的查找,过去曾经给大家介绍过,可以去档案馆查询。

但如果档案馆查询不到,参保者还可以去原单位主管部门的人事处去查询。

因为对于职工招工调配令和招工登记表,在原单位主管局的人事处,也是有备案的。

而且这些备案资料的保管期限更长,最长期限为100年和永久期限。

所以查找职工招工调配令和招工登记表的最佳方法是去原单位主管局查找。

总结:职工个人档案查询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在单位查询。职工个人档案通常由所在单位保管,因此,职工首先可以向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查询个人档案。
在人才市场查询。如果单位没有保管个人档案,或者职工已经离职,那么个人档案可能会被转交到当地的人才市场进行保管。职工可以向当地的人才市场查询个人档案。

在户籍地查询。对于一些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职工,他们的个人档案可能会被存放在户籍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或档案馆。职工可以向户籍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或档案馆查询个人档案。

通过互联网查询。部分地区的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实现了档案信息的互联网查询。职工可以登录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或者通过其他官方渠道,查询个人档案的相关信息。

在查询个人档案时,职工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和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档案管理部门核实身份并查询档案。同时,职工应当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作者: 小龙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