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查询与存放, 如何办理补办与调档?
个人档案不仅是个人履历的记录,更是求职、升学、政审等重要事务中不可或缺的文件。那么,如何查询自己的档案存放位置,以及档案丢失或需要调档时,应该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呢?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

档案查询
了解档案的存放位置是关键。一般来说,档案会存放户籍所地的人才服务中心、人社局或教育局。如果你是毕业生,档案可能还原就读学校。查询档案所地,通过以下途径:
- 联系原就读学校的学生事务部门,了解档案是否仍学校。
- 咨询户籍所地的人才服务中心或人社局,查询档案是否已转递。
- 若你已就业,可向单位人事部门查询档案存放情况。
档案补办
如果不幸发现档案丢失,补办档案是必要的。补办流程通常包括:
- 向原就读学校或档案存放单位提出补办申请。
- 提供必要的个人身份证明和相关证明材料。
- 填写档案补办申请表,并按要求提交照片等材料。
- 等待档案补办完成,期间可能需要配合学校或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审核。
个人档案丢失补办流程如下:
1.职工本人提供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复印件,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档案补办并备案。
2.由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或职工个人到该职工原始招工部门、市档案馆、用人单位属地档案馆或其他相关部门查找、复印以下职工档案要件:工龄确认表、工资验封卡、劳动合同、招工录用手续、下乡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名册和地点、入伍登记表、退伍军人登记表、军官转业审批报告表等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上述材料复印件必须加盖存档单位公章方能有效。
3.职工档案要件无法补齐的,由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据社会保障基本信息记载的资料为根据,出具证明。
4.职工档案补办,实行劳动保障管理权限属地化认定原则,即经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材料齐全、内容属实的,由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出具劳动关系认定书。
5.档案原则上不自己保存,属于机密材料。
档案材料分:履历材料、学历评聘、党团、鉴定材料、奖惩材料、参加工作工资合同、其他材料。根据自己的回忆,到材料的原始出具部门找。
档案调档
求职、升学或政审等情况下,可能需要将档案从原存放地调至新的单位。调档流程一般为:
- 向新单位提交档案调取申请。
- 新单位出具调档函,注明档案调取的原因和接收单位信息。
- 持调档函至原档案存放单位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 档案到达新单位后,完成档案接收和登记。
档案托管
对于档案的长期保管,选择一个合适的托管机构至关重要。档案托管服务通常由人才服务中心、人社局或专门的档案管理公司提供。托管档案时,你需要:
- 了解托管机构的服务内容和费用。
- 提供档案原件及相关个人证明材料。
- 签订档案托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定期检查档案状态,确保档案安全。
档案放在哪里比较好
国家对于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方法,每个方法都有好处和坏处,具体如下:
1.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优点: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
缺点: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2.把档案留在学校。2002年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优点: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
缺点: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3.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优点: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缺点:由于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常见问题解答
- 档案所地查询不到信息怎么办? 如果查询不到档案信息,可能是档案尚未转递或存遗漏。建议你联系原就读学校和户籍所地的人才服务中心,核实档案状态。
- 档案袋封条拆开了怎么办? 档案袋封条拆开可能会影响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你应尽快联系档案管理部门,说明情况并寻求补救措施。
- 函授、自考、成人教育档案如何存放? 这些非全日制学历的档案通常需要与之前的档案合并存放。咨询户籍所地的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具体的合并存档流程。
通过以上介绍,你应该对个人档案的查询、补办、调档和托管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处理档案相关事务时,务必保持耐心和细心,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个人档案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认真对待。如果你有档案方面的困惑,可以通过查询或者专业机构的帮助来解决。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处理个人档案问题,避免档案丢失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