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毕业生档案信息查询入口
档案信息如何查?
方式一:PC端查询
个人登录“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https://rs.jshrss.jiangsu.gov.cn/index/)—点击“查询服务”—进入“人才人事”—点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询”。

方式二:手机端查询
进入“江苏智慧人社”APP或者小程序—点击“我的”页面按钮—点击“微信用户”进行个人登录,点击“全部”—人才人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询。
查询方式:
1.自主查询:登录“南通人才网”http://ntrc.rsj.nantong.gov.cn/,选择“到档查询”;

2. 人工查询:凡工作日(周一至周五8:30—12:00;2:00—5:30)可拨打窗口电话0513-87288506查询;
3. 现场查询:毕业生可自行前往当地人才服务中心窗口现场咨询。
人工查询:凡工作日(周一至周五8:30—12:00;2:00—5:30)可拨打窗口电话0513-87288506查询;
现场查询:毕业生可自行前往当地人才服务中心窗口现场咨询。
南通转入档案手续办理
(一)本市档案转递
1、人事档案在本市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保管的,由南通人才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门出具调档函;
2、人事档案在原工作单位保管的,由单位人事管理人员凭单位离职手续将人事档案密封并加盖单位公章后送至我中心。
(二)外市档案转递
1、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均在外地,工作未满一年的,携带与南通市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原件及南通市工商局注册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由我中心人事代理部出具调档函。
2、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均在外地,并在档案所在地工作满一年的,调入本市企业单位由南通人才服务中心办理调动手续。
二、转出档案手续办理
1、本市转档,须市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等具有档案保管权限的单位出具调档函并出具调入单位的录用材料(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
2、调出本市,须调入地人社局或人才中心出具的商调函,填写人才流动登记表(可在南通人才网下载中心下载),市区(含港闸、崇川)企业单位调出由市人才服务中心办理,开发区所属企业单位由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办理。
3、单位代理的人员须提供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包括:退工通知单、辞职申请表、除名及自动离职决定等);
4、工作未满一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先办理改派手续,凭改派手续和接收地人事部门的调档函办理档案转递。
注:凡党组织关系、户口挂靠我中心的人员,档案迁出时须先转移党组织关系、户口(干部商调除外)。
南通个人档案查询常见问题汇总:

1、档案能自己携带吗?
毕业生的档案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转递。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档案是严禁自行携带转递的。学校会根据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转到有人事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或相应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工作单位发生变化时,要按照有关规定转递人事档案。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选择将档案拿到自己手里,不然可能会遗失或无法享受相关服务。
2、哪些机构可以存放毕业生的档案?
县级以上(含县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机构,可保管在非公单位就业和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档案。
3、应届生毕业参加工作、考研或暂时没有工作,档案有哪些去向?
一是如果参加工作了,且工作单位有档案管理权限,可以将档案发至所在单位;如果工作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限,可以委托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市场进行管理;也可以发至生源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管理。
二是如果暂时没有工作,正处于待业期,档案可由高校通过“邮政EMS标准快递”形式转递至生源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三是如果继续考研,档案可发至生源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若考研被录取,应及时进行档案调动,并将档案发至即将就读的学校进行学籍档案管理。
4、什么是毕业生档案?档案内有哪些材料?
毕业生档案是学生毕业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身体状况等的文字记载材料,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在校时叫学籍档案,毕业后叫人事档案。
档案里主要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单、在校期间的一切奖惩材料、入团入党志愿书、毕业离校前的体检表等材料。总的来说,档案就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5、毕业生个人能否保管档案?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体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档案。如是个人保存的,请尽快将人事档案存放至户籍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6、毕业生档案转递时是否需要缴纳服务费?
自2015年1月1日起,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均已取消。各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为毕业生办理档案转递等手续、提供各项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7、出现弃档、丢档等情况,会有什么影响?
毕业生到工作单位报到后,应向人事部门查询自己的档案是否已及时到达。如果较长时间仍未到达,应立即与学校联系,查询档案邮寄机要号或EMS号,了解档案下落,避免因长时间延误而造成档案遗失。如果发生毕业生档案遗失,将可能影响工龄认定、职称评审、政审等手续办理。
8、出现弃档、丢档等情况,会有什么影响?
毕业生到工作单位报到后,应向人事部门查询自己的档案是否已及时到达。如果较长时间仍未到达,应立即与学校联系,查询档案邮寄机要号或EMS号,了解档案下落,避免因长时间延误而造成档案遗失。如果发生毕业生档案遗失,将可能影响工龄认定、职称评审、政审等手续办理。
9、毕业后档案去哪儿了?
如果是去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就业的,档案会转到用人单位进行管理。如果是去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非公单位就业的,档案可以转到就业地或户籍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到超大型城市就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如果是未就业、出国留学或者创业,档案一般转至户籍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10、档案能自己携带吗?
毕业生的档案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转递。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档案是严禁自行携带转递的。学校会根据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转到有人事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或相应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工作单位发生变化时,要按照有关规定转递人事档案。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选择将档案拿到自己手里,不然可能会遗失或无法享受相关服务。
11、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档案放在哪儿?
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可由高校通过“邮政EMS标准快递”形式转递至户籍所在地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保管。
12、哪些机构可以存放毕业生的档案?
县级以上(含县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机构,可保管在非公单位就业和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档案。
13、档案可以存放在非户籍就业地吗?
除超大城市外,在非公单位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可存放在户籍地或就业地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超大城市的具体政策可咨询当地人社部门。
14、毕业生档案存放收费吗?
有关档案的保管、查询、转递等费用都是免费的。

15、南通考研生档案怎么处理?
如果继续考研,档案可发至生源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若考研被录取,应及时进行档案调动,并将档案发至即将就读的学校进行学籍档案管理。
毕业生个人能否保管档案?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体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档案。如是个人保存的,请尽快将人事档案存放至户籍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16、南通毕业生个人能否保管档案?
毕业生个人能否保管档案?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体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档案。如是个人保存的,请尽快将人事档案存放至户籍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17、什么是毕业生档案?档案内有哪些材料?
毕业生档案是学生毕业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身体状况等的文字记载材料,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在校时叫学籍档案,毕业后叫人事档案。
档案里主要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单、在校期间的一切奖惩材料、入团入党志愿书、毕业离校前的体检表等材料。总的来说,档案就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18、南通海外留学的毕业生档案怎么建立?
海外留学的毕业生,毕业后如何建立自己的档案?
答:在做好海外学历认证后,带齐以下材料建档案。
(1)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首页和本人联);
(2)海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本科及以上所有学历);
(3)海外学校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4)国内学历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籍档案(未拆封);
(5)个人现场办理,承诺书签字,归档。
南通毕业生个人档案查询电话
1.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南通市青年西路109号
联系方式:0513-83558027
2.南通市崇川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南通市青年东路94号
联系方式:0513-85128839
3.南通市港闸区人才服务中心:南通市城港路58号港闸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819室
联系方式:0513-85609798
4.南通市经济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南通市经济开发区福州路10号
联系方式:0513-85923997
5.南通市通州区人才服务中心:南通高新区横河南路528号
联系方式:0513-86512204
6.海安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海安县城长江东路10号
联系方式:0513-88836521
7.海门市人才服务中心:海门市解放中路642号
联系方式:05 13-82299733
8.启东市人才服务中心:启东市汇龙镇长江中路578号
联系方式:0513-83803010
9.如东县人才服务中心:如东县掘港镇泰山路16号
联系方式:0513-84197066
南通人才服务电话
如皋人才:87288506
启东人才:83223784
如东人才:84162297
海门人才:82102799
海安人才:88836521
通州人才:86512204
崇川人才:55082242
开发区人才:85923997
港闸人才:856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