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在个人手里如何实现公对公转递?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拿到自己的档案后,前往人才中心存档时面临困扰,因为人才中心通常只接收公对公转递的档案,不接受个人送过去的档案。这是合理的,因为根据相关规定,严禁个人保管档案,为了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在转递时必须采取一定的规定方式。本文将介绍三种公对公转递档案的方式,并列举例子说明如何处理档案在个人手里的情况。

方式一:通过机要的方式进行转递
机要局是负责转递文件和档案的机构,通过机要的方式进行转递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这种方式通常由机要局承担转递任务,确保档案在转递过程中处于密封状态。以下是一个例子:
例如,张三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拿到了自己的档案,但他想将档案转递到人才中心。他将联系当地的机要局,按照规定填写好档案文件的转递通知单,并委托机要局把档案转递到人才中心,以保证档案的合法转递。
方式二:专人押送的方式进行转递
除了通过机要局,还可以选择专人押送的方式进行档案转递。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档案较为重要或者有紧急处理需求。以下是一个例子:
李四是一名高级职员,由于档案中包含重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业绩证明,他决定亲自将档案送到人才中心。在确认人才中心的接收时间后,他提前安排好时间,亲自前往人才中心,通过专人押送的方式将档案移交给工作人员,以确保档案的安全传递。
方式三:EMS的方式进行转递
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档案,通常采用EMS的方式进行转递。EMS是快递服务,其快捷、安全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受欢迎的转递方式。以下是一个例子:
王五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他的档案在手里,但他需要将档案转递到人才中心。由于他所在城市的人才中心接受EMS的档案转递,他决定将档案通过EMS寄送到人才中心,以实现公对公的档案转递。
可以公对公转递的地方
在实现公对公转递时,需要注意选择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地方。以下是可以公对公转递档案的地方:
学校:毕业学校拥有档案管理权限,可以帮助学生将档案通过公对公形式转递到人才中心。
央企、国企、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这些组织也有保管档案的权限,可以直接通过公对公的方式转递档案到人才中心。
各地的人才市场和就业中心:这些机构专门处理人才相关事务,可以接收公对公转递的档案。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企业都有档案管理权限,以下是一些例子:
私营/民营企业:私营或民营企业通常没有档案管理权限,因此不能保管档案,也无法进行公对公转递。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通常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因此不能进行公对公的档案转递。
中外合资、独资企业: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通常也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因此不能保管档案,也无法进行公对公转递。
档案在个人手里,人才中心只接收公对公,怎么处理?
对于那些档案在个人手里,但人才中心只接收公对公转递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找毕业学校帮忙:若毕业学校有档案管理权限,可以请学校代为转递档案,通过EMS的方式将档案送到人才中心。这样既确保了公对公的要求,也能让档案顺利到达目的地。
单位转递:如果个人所在的单位拥有档案管理权限,可以直接由单位负责通过机要的形式将档案转递到人才中心。这需要事先与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沟通,确保转递流程顺利进行。
寻求档案服务机构帮助:对于没有学校和单位处理权限的情况,可以寻求档案服务机构的帮助,委托他们协助转递档案到人才中心。这些专业的服务机构了解档案转递的规定,可以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档案在个人手里要实现公对公转递,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确认档案接收单位:
工作单位:如果您的工作单位具有档案管理权限(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那么可以将档案转递到工作单位。
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员工以及自由职业者等,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是常见的档案接收单位。您需要确定自己户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的具体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并了解其接收档案的要求和流程。
联系原档案保管单位(若有):
如果您的档案是从学校毕业后拿到自己手里的,那么可以联系原毕业学校。向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说明情况,询问学校是否愿意协助您进行档案的转递。部分学校可能会要求您提供一些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毕业证等,以便核实您的身份和档案信息。
如果您之前的工作单位具有档案管理权限,且您的档案是从该单位离职时拿到自己手里的,那么可以联系原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同理,他们可能也会要求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按照单位的规定和流程协助您转递档案。
准备相关材料:
一般来说,您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以便在办理档案转递时进行身份验证和信息登记。
如果原档案保管单位或接收单位要求提供其他材料,如调档函、委托书等,您也需要按照要求准备好。调档函通常由接收单位开具,用于向原档案保管单位申请调档;委托书则是在您委托他人办理档案转递手续时需要提供的,委托书中应明确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身份信息、委托事项等。
档案审核与密封:
如果档案在您手里期间没有被拆开,那么原档案保管单位(如学校或原工作单位)在确认档案内容完整无误后,会对档案进行重新密封,并在封口处加盖公章,以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如果档案曾被拆开或存在材料丢失、损坏等情况,那么原档案保管单位可能会要求您先补办相关材料,然后再进行档案的审核和密封。补办材料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因档案内容而异,您可能需要联系学校的相关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等)或原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了解具体情况。
档案转递:
原档案保管单位会根据接收单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档案转递。通常情况下,档案的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由个人邮寄或自带。机要交通是一种安全、保密的档案传递方式,一般由邮政部门负责;派专人送取则需要原档案保管单位安排专人将档案送到接收单位,并提供送档介绍信及身份证明材料。